<實例>三 王統照先生的墓志銘 山東省文化局 王統照先生,山東諸城人。生于一八九七年古歷初八日,卒于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廿九日,享年六十歲。先生生平,酷愛文學。在文學創作上,獲得很大成就。其代表作有《一葉》、《黃昏》、《山雨》,詩歌《童心》和散文《片雪集》等。先生是“五四”以來中國文壇上的著名人士之一。 先生畢生,獻身于文教事業,北京中國大學畢業后,曾任北京中國大學教授兼出版部主任,上海文學社《文學》主編,上海暨南大學教授,開明書店編輯和山東大學教授等職。 先生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,但受到進步思想的影響,接受了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革命思想。解放后,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,先生的革命思想更加提高,從而也更博得了廣大人民的愛戴。先生曾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、山東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、中國文聯委員、中國作家協會理事、民盟中央委員及濟南市委會主任委員、山東省人民政府委員兼文教廳副廳長、山東省文化局長、山東省文聯主席和山東省中蘇友好協會副會長等職。 先生不但對人民文學事業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,對教育培養青年一代亦有很大功績!先生的革命熱情和事業的堅韌精神,均值得后代學習和頌揚。謹撰此文,以資紀念。 注:王統照先生埋葬于濟南市金牛山公墓。公墓位于濟南市北郊金牛公園內。此為山東省文化局在先生碑墓上寫的碑文。 (4)紀念碑。這類碑文主要是為了紀念著名人物和重要歷史事件。如明朝航海家鄭和,人民為紀念他七出西洋的壯舉,在他的家鄉云南省晉寧縣昆陽鎮建亭立碑。清朝著名將領林則徐禁煙,表現了中國人民的凜然正氣,人們在虎門炮臺旁邊修建了《林公則徐紀念碑》,表彰他反抗外國侵略者的愛國主義精神。我國的紀念碑多為碑刻,紀念人的詳于寫人,紀念事的詳于寫事,長汀羅漢嶺瞿秋白就義處建有“瞿秋白烈士紀念碑”,較詳細地記述了瞿秋白生平事跡和他就義時的悲壯情景。這類碑最有名的矗立在天安門廣場的“人民英雄紀念碑”。由毛澤東同志起草,周恩來同志書寫的碑文,文字簡練,氣勢磅礴,碑座四周鑲嵌十幅大型浮雕,文圖并茂,產生了一般碑文難以達到感染力。 (5)記事碑。這種碑的種類很多,有建筑之碑,名勝古跡之碑,文人雅事之碑(如蘭亭)天災人禍之碑等。這類碑意在存真,碑文必須質樸真實,稍有夸飾,就不能取信于人。 (6)詩碑。這種碑不是指用詩詞體裁寫的碑文,而是指為詩而立的碑。這種碑古今中外都有。如公元一四五八年在河南湯陰縣岳廟有人為岳飛“滿江紅”詞立了一通碑,叫《岳廟滿江紅詞碑》,刻上岳飛“滿江紅”詞。內蒙呼和浩特昭君墓前人們樹立董必武詠昭君的詩碑。日本嵐山立有周恩來總理“大江歌罷掉頭東”的詩碑。現在修建的桂林“碑林”,其中亦有不少是為現代名人新立的詩碑。 (責任編輯:悼詞文化網) |